9月12日下午1时许,yl6809永利官网袁鹏老师、朱日佳老师带队,微电24-1班与微电24-2班师生一行,前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开展集成电路工艺实践交流。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,助力学生把握半导体制造核心工艺与应用场景,实现理论与实践精准对接,建立集成电路全链条生产认知,为校企资源共享、培育行业适配人才筑牢合作纽带。
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,前身为中科院109厂,2003年9月更名,是我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领域重要研发机构。其科研方向覆盖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制造,设13个研发单元,现有职工超千人、中科院院士2人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0余人,具备硕博士学位授予权,持续为行业输送高水平人才。
微电子所赵老师以通俗讲解开启科普,从芯片基础形态切入,延伸至集成电路光刻工艺,最终升华至芯片在中美科技竞争中的战略意义,帮助学生建立产业宏观认知,激发专业探索兴趣。

随后,师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进集成电路先导工艺平台,实地学习关键环节:深入了解离子注入工艺原理与应用,掌握扩散工艺操作流程、核心原理及典型结果,明晰清洗工艺对芯片质量的关键影响;同时学习光刻与刻蚀技术,理解光刻机机制、光刻胶感光原理,以及光刻加工选用低能量黄光色谱的技术逻辑。
活动尾声,袁鹏、朱日佳老师总结表示,此行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顶尖研发平台与核心技术,深化了对半导体行业的理解,为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奠基。微电子所科研人员也表示,未来将持续开放优质资源,推动实践交流常态化,助力高素质微电子人才培养。